福建風電檢測基地項目上演“硬核”植樹節,速來圍觀工程人的浪漫! |
|||||
|
|||||
誰說工地只有鋼筋水泥、走石飛沙?工地沒有春天?不存在的!我們還有自由生長的草木,悄然綻放的鮮花,精心布局的景觀,春雨綿綿,我們的項目生機盎然。 春風催新綠,植樹正當時。正值春意盎然的季節,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究與試驗檢測基地項目現場飄起了綠色的希望,黨員先鋒隊扛鐵鍬,青年突擊隊拎水桶,傳動鏈車間旁秒變“工地花園”——原來工程人種起樹來,比打混凝土還“卷”! 硬核工程人秒變種樹能手。隨著項目經理劉雨鑫的一聲令下:“按施工進度計劃,1小時內完成傳動鏈門前所有桂花樹種植,現在開盤! 在即將完成竣工預驗收的傳動鏈實驗車間旁,20余名戴安全帽的“種樹特種兵”集體上線,手中的鐵鏟化作綠化的畫筆,將荒蕪的角落勾勒成蔥郁的畫卷,鋼筋水泥的叢林間穿插著清新的綠意,黨旗、團旗、青年突擊隊旗在葉片實驗車間前獵獵作響,這群工程硬漢在春風十里 正‘植’有你”特別行動中,為這片鋼鐵叢林增添了一抹春日柔光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。 種植界“魯班獎”標準!“樹坑深度80cm,達到圖紙要求!”,質量組手持檢查表,逐項打鉤,確保每一環節精準無誤;技術組緊握卷尺,逐一測量,確保“培土厚度必須≥30cm;安全組舉著喇叭,穿梭于植樹現場,時刻提醒:“植樹請注意腳下安全,修剪樹枝當心夾手!”;經營組拿著計算器,對照每棵樹間距,精打細算:“桂花樹間距需保持在2.5米,確保每棵樹的生長空間!” 從放線定位到實施種植,每一個細節都彰顯專業與匠心,這群平日玩轉CAD的技術咖,愣是把數棵桂花樹種出了“毫米級”施工范兒”,這就是種植界的“魯班獎”標準! 把黨建課堂搬進施工現場。“當年紅軍也種桂花樹!”在這片剛剛種下的桂花樹下,項目經理也是支部委員的劉雨鑫在樹蔭下,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。 “就像咱們建一個工程就種一片綠,紅色基因就是要代代‘植’入心田!”他語氣堅定地說:“我們要像這些桂花樹一樣,深深扎根在這片土地上,厚植廉根、樹清風,當好綠色生態踐行者、政治生態‘護林員’。作為建設清潔能源的建設者,我們要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、新作為,勇挑重擔,為國家的能源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,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。” 在這場意義非凡的活動中,黨員們以身作則,青年們奮勇爭先,大家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,共同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的深刻內涵。無論是烈日下的辛勤勞動,還是風雨中的堅守崗位,每一處都留下了他們辛勤耕耘的足跡,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奮斗的青春贊歌。下一步,項目部上下一心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傳動鏈車間的交付工作中,確保項目順利完成,將項目建設成一個“會開花的工地”! |
||||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