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影,前行的明燈 |
|||||
|
|||||
“弟兄們,來任務了!”3月14日下午16時50分,一個突如其來的故障打破了福建華電邵武電廠3號機組的平靜。撈渣機因機組跳機而突發故障跳閘,內部煤渣迅速堆積,厚度近達1米,設備隨時面臨損壞的風險,形勢異常嚴峻。 緊要關頭,福建公司項目副經理林建民挺身而出,迅速組織起一支搶修隊伍。“快,大家動作都麻利點,這樣晚上還有可能吃上熱飯。”堅定的語氣和含笑的幽默,讓現場忐忑的氣氛頓時消散。 在撈渣機外圍作業區,林建民既當“指揮員”又當“戰斗員”,手握鐵鎬,率先投入到清理工作中。他奮力刨挖著大塊板結和難以觸及的邊角淤渣,飛濺的煤灰與春日刺骨的寒風交織在一起,他始終緊盯著渣量的變化,不曾有絲毫懈怠。當發現撈渣機鏈條無法刮走煤渣,內部存在二次堵塞風險時,他當機立斷,指揮人員加快清渣速度,并親自操起水槍,用強勁的水流沖擊煤渣,極大地提高了清渣效率。 搶修過程中,林建民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。“清渣不是蠻干,必須守牢安全紅線!”他反復強調,親自檢查每個人的防護裝備,嚴格管控作業半徑,確保搶修工作萬無一失。 晚上19時20分,撈渣機較預定時間整整提前40分鐘成功重啟,此時,林建民已在寒風中連續站立了3個小時,工作服上沾滿了煤灰,雙手被凍得通紅,但他仍堅持完成了設備的復檢工作,確保一切恢復正常。 當撈渣機運轉正常,檢修班組長松了一口氣,感慨道:“終于結束了,可以回去了。”然而,林建民卻堅定地說:“問題不解決清楚,我心里不踏實,你們先回去休息,我再待一會兒吧。”在燈光的映照下,林建民的背影雖然并不高大偉岸,但他那沾滿煤灰的安全帽和磨破的手套,卻無聲地訴說著一名基層管理者的擔當與奉獻。看著他,仿佛就看到了前行的方向。 林建民就是這樣一個人,多少年來,不在困難面前低頭,不在苦累面前皺眉,不給領導和同事添一點“麻煩”,他的人生名片不是取得的榮譽和證書,而是一張樸實的臉,一串爽朗的笑聲,和一顆向陽的心態。 從業32年來,平凡如他,卻已先后參與了10余個項目建設,其中不乏漳平二期電廠、邵武二期電廠、可門二期電廠等重點工程。僅大專學歷,卻培養了多名優秀的一線技術員,他們中現在有的現在有的管理項目指揮著千軍萬馬,有的做了技術總工挑起一項工程的技術大梁,甚至還有的已經成了公司的中層,而在他們身上都復制著這位“老隊長”的不畏艱難,以身作則,嚴以律己的工作精神。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在這個項目中,在這個企業里,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面這樣的旗幟,黨的事業才會千秋萬代,永閃光輝。 |
|||||
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
|